近日,中國CMH聯合體公司(由中冶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和湖南盛世陽光科技有限公司組成)與阿爾及利亞國家鋼鐵公司在阿爾及利亞廷杜夫省簽署合作協議,明確成立礦業公司和鋼鐵公司兩家合資企業,分別作為鐵礦石開采和下游冶煉鋼鐵的主體,礦冶一體化開發加拉杰比萊特鐵礦。
據悉,經過兩年多對開發方案和工藝技術的深入研究與論證,雙方決定正式啟動該項目。這次簽約,標志著該鐵礦的開發進入實質性階段。加拉杰比萊特鐵礦平均天然含鐵品位53%、儲量高達35億噸。但受限于選礦脫磷技術,該鐵礦一直處在“沉睡“狀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多家礦業公司嘗試對其進行開發,都無功而返,由此,大多數人判定這個鐵礦不具備開發價值。
CMH聯合體此次提出的開發方案,跳出了傳統的“選礦脫磷“思路,不設單獨選礦環節,其工藝路徑可概括為:采用氫基還原將原礦石變成直接還原鐵,然后進行融分脫磷,冶煉出合格的鐵水,再開展常規的煉鋼及軋制工序。由于阿爾及利亞工業用天然氣價格低廉,冶煉1噸鋼鐵的原燃料成本不到100元,使得該礦采用“選冶一體”的技術方案具備了經濟可行的基礎。隨后,CMH聯合體與北京科技大學鋼鐵冶金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一方面,對脫磷冶金工藝進行更深入的研究,進一步驗證高磷鐵礦“氫基還原+融分脫磷”工藝的技術可行性,完善工藝流程;另一方面,以國外研發團隊為主設計,國內團隊負責部件制造、配件選型及具體工程實施,聯合攻關“氫基還原+融分脫磷”成套裝備,并在山西投建了中試基地。2023年4月12日,“高磷鐵礦氫還原冶煉脫磷技術可行性評審會”在北京召開,由中國鋼鐵研究總院、中國科學院、中國礦冶集團、清華大學和中國礦業聯合會專家組成的評審小組一致認定:該工藝技術可行,在能獲得低價天然氣或煤制還原氣的地區,經濟上也可行。隨后核心設備的中試成功,掃清了“氫基還原+融分脫磷”冶金技術工業化應用的最后障礙。
目前,加拉杰比萊特鐵礦開發已被列為阿爾及利亞最重要的3個經濟基礎結構性項目之一,來自中國的擁有核心專利和專有脫磷冶金成套裝備的氫冶科技,為推動項目進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自然資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