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礦業聯合會主辦的以“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推動礦業綠色發展”為主題的綠色礦業發展萬里行(福建建寧站)座談會6月8日召開。
中國礦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彭齊鳴在談到天然石材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時表示,天然石材的開發和利用與人類歷史發展同源。在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中,天然石材也是礦產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工商聯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天然石材產業規上企業3000家左右,主營收入3600億,利潤300億。
他強調,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天然石材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越來越重要,其產業的綠色發展也是礦業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的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新時代礦業發展的模式必須要實現安全、綠色、創新、融合發展。安全是礦業高質量發展的底線,必須要加強管理,最大限度減少安全事故,最大程度減少惡性事故發生。要加強能力建設,從根本上轉變危險行業形象。綠色是礦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要加強過程管理,堅決走綠色發展的軌跡。要推動礦業實現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由復綠、復墾向生態系統安全發展。創新是礦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要創新理念,探索符合礦業發展規律和社會進步要求的發展模式;要創新制度管理,為礦業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要創新技術,為礦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融合為礦業高質量發展拓展空間。要轉變傳統單一發展模式,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要將礦山土地利用與國土空間利用規劃相結合,將固廢處理與新材料產業相結合,礦山技術裝備創新與制造業發展相結合。
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副司長王峰在會上表示,近年來,涉礦地區將綠色礦山建設作為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平臺和抓手,結合實際出臺新政策、嘗試新方法,在引導礦業企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下一步,綠色礦山建設在政策管理和引導上,要從示范引領向全面推進轉變。新建礦山要按照綠色礦山標準規劃建設。老礦山要加快綠色低碳技術工藝裝備的升級改造,一地一策,一礦一策,制定建設計劃,明確建設目標,分期分批分階段逐步達到綠色礦山建設要求。要強化綠色礦山名錄的動態管理,不斷鞏固提升綠色建設成果。要壓實評估機構責任,強化對綠色礦山評估過程的約束和責任意識。要進一步完善綠色礦山建設的標準體系。要鼓勵各地出臺落實支撐政策,拿出真金白銀對已經建成和積極開展綠色礦山建設的企業在金融、稅收及用林用地用草用能等各個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福建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處處長陳明杰表示,2019年自然資源部部署開展綠色礦山遴選工作以來,福建省打造了一批如紫金礦業的紫金山銅礦、福建富強石材的建寧均口修竹村半嶺飾面花崗巖礦等為代表的示范礦山企業。下一步,福建省將圍繞“示范引領”,鼓勵引導企業建好綠色礦山;圍繞“服務監管”,推動綠色礦山規范化建設;圍繞“長效常態”,構建綠色礦山建設長效機制,逐步建立完善有利于綠色礦業發展的制度體系,促進綠色礦山建設政策措施貫穿礦業高質量發展全鏈條全過程。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到富強石材進行實地參觀考察。
福建富強石材公司董事長彭宜斌表示,福建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踐行生態文明思想也成為富強石材企業發展的根本遵循。“公司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在石材開采前期就對礦山進行科學合理規劃,將各個功能區有效區分。開采過程中始終堅持‘邊開采邊治理’的原則,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最大程度降低對周圍環境擾動破壞,開采后期進行統一科學合理的礦山生態修復。”據了解,富強石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飾面用花崗巖開采、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石材企業。2020年,富強石材被自然資源部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建寧縣也被評為全國50家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之一。2021年,富強石材入選“2021年省級工業旅游試點企業名單”。(劉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