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cronym id="jgifu"></acronym>
          <acronym id="jgifu"></acronym>

          <delect id="jgifu"></delect>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綠色 > 綠礦資訊 > >詳情

          在內蒙古西部“小三角” 見證礦山變“綠山”

          發表時間 :2023-05-30 09:04:36 來源:中國礦業網

            初夏的內蒙古綠意盎然,行走在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礦區,原有的棄渣廢土蕩然無存,綠色礦山悄然崛起。
            鄂托克旗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小三角”經濟圈和呼包鄂協同發展戰略中,極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縣域經濟體,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
            2013年,鄂托克經濟開發區被確定為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2014年成為國家首批低碳產業園區試點園區。
            近日,記者從呼和浩特出發,一路西行,來到坐落在鄂爾多斯高原西部的小鎮——棋盤井鎮,探訪這里礦山變“綠山”的故事。
            智能礦山:產煤不見煤
            “每天3000米的巡井任務,以前兩個人得需要3個小時才能完成,現在4個機器人巡井,50分鐘就能高效完成。”國家能源集團蒙西棋盤井煤源基地(東區)機電副礦長王龍指著一排大屏幕,驕傲地告訴記者。
            該基地2020年試運轉至今,通過先進的5G網絡平臺、數據中心、AI核心平臺、無線通訊網絡建設,將各個子系統串聯整合在一起,構筑高效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采煤、運煤全環節井下作業。
            王龍說,通過智能化建設,能夠減人提效,讓采煤工人的安全效益最大化。“按照傳統礦井建設大概需要500至600人,現在我們全礦僅有310人,實現了固定崗位無人值守、綜采工作面少人作業。”
            基地綜采隊支架工龐博介紹:“以前20米長的工作面需要配置150部支架,每10部支架需要一個人不停操作,勞動強度非常高。智能化礦山建設后,一個工作面只需要一個支架工,就可以完成150部支架的自動化操作。”
            龐博說,通過智能化升級改造,現在工作起來更加規律。“早班檢修、中班生產、周末不上班,可以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內部形成綠色小循環的建元煤礦,條條產業鏈“有煤不見煤”,通過將近5000米的皮帶長廊將所采煤炭安全運送至洗煤廠。
            經過治理,鄂托克旗的礦山與周圍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形成礦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礦山生態新環境。
            變廢為寶:渣山變公園
            棋盤井礦山地質公園是當地著名景點,這里綠樹成蔭,小河潺潺,誰曾想到,這座愜意的休閑公園所在地原是采煤沉陷區。
            如今,建在棋盤井鎮區與礦區交界帶上、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地質公園,成為集煤礦采空區治理、固廢利用、生態修復、園林景觀建設等為一體的生態休閑公園。
            “礦井通過連采連充的采煤方式,將采煤工藝和填充工藝科學結合,把開采回來的煤炭按照85%矸石、10%水、5%粉煤灰進行科學配比,形成混凝土填充到井下采空區,可有效防止地面塌陷。”鄂托克旗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閆志榮詳細介紹道,通過充填開采打造了生態建設與礦山開采相結合的公園式景觀。
            走進公園內,既有清音塔、蘇勒德敖包等古色建筑肅穆相立,又有中西雕塑、人造假山等別致風物遙相呼應,游覽休憩、休閑娛樂等設施一應俱全。
            “原來這里亂石林立,自打建成公園后,我們下班后有了遛娃、遛彎兒的好去處。”當地居民王平感觸頗深。
            “新能源+”:為治污開“良方”
            鄂托克旗有11家“三權不變”企業,其中8家煤礦企業正常生產。“求生存”“求生態”并舉,傳統產業和新能源產業相融合是鄂托克旗尋求的一條綠色發展新路徑。
            27輛電動礦卡自卸車,配套建設內蒙古西部首座礦卡智能充換電站,而上游公司5MW光伏發電項目的電能隨時為充換電站的穩定運行保駕護航……一幅綠色礦山建設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綠色電能作為終端能源,不僅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還改善了礦區作業環境。電動重卡可在8分鐘內完成電池充換,每輛每年減排二氧化碳126噸、一氧化碳7噸,將清潔能源就地轉換。
            近年來,鄂托克旗大力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在保住生態紅線的同時守住了發展的底線,昔日滿目瘡痍的礦山重現生機,一幅生態經濟發展的美好畫卷在烏仁都西山腳下綿延。
            鄂托克旗政府官方資料顯示,鄂托克旗共有采礦企業160家,擬建成綠色礦山99家。目前已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1家、內蒙古自治區級綠色礦山49家。計劃到2024年底,全部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中國新聞網)

          聯系我們


          電話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安定門外小關東里10號院東樓


          郵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郵編

          100029


          傳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體

          中國礦業網

          中國礦業聯合會

          電話: 010-66557667/7663/7666

          傳真: 010-66557666

          郵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礦業網(中國礦業聯合會主辦)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議或意見請發郵件給我們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國礦業聯合會 技術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務:010-66557688

          京ICP備13015461號-2 企業郵局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494號

          国产精品专区第一页在线观看|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国产美女主播在线精品|日韩精品一区二

              1. <acronym id="jgifu"></acronym>
                <acronym id="jgifu"></acronym>

                <delect id="jgifu"></delect>